【自强风采录】王宁:“三个不相信”引领他迎来人生艳阳天

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于3月25日在法国梅斯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29位残疾人选手克服国际大赛经验不足、参赛项目少等不利因素影响,在9个类别20个项目的竞赛中,取得6金7银7铜的好成绩,为国争了光,为8500万兄弟姐妹争了气,彰显了比学技能、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志气和勇气。

王宁,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选手,主要从事计算机编程行业。在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计算机编程项目中获得铜牌。

“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是杨根思烈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铮铮誓言。他的“三个不相信”精神浸入黄桥革命老区一个个残疾人的血液、骨髓和心田,激励着他们坚忍不拔,勇攀高峰,迎来人生艳阳天。

出生在泰兴市黄桥镇三里村的王宁,从小是一个差点被命运“遗弃”的孩子。刚出生时,王宁特别瘦小,左胳膊和右腿均不能伸直,10岁时因患突发性胃穿孔,导致胃被切除90%,这使得原本身体单薄的他变得更加瘦弱。“出生时我就与健全人有所不同,如果我再不与命运抗争的话,我肯定会被社会逐渐淘汰。”王宁说。为了鼓励小王宁,爸爸和妈妈经常给他讲革命烈士杨根思的故事,激励他树立信心。此后,王宁用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不断前行,最终如愿成为江苏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编程专业的一名学生。据悉,2012年毕业至今,王宁一直从事软件开发工作。

学习编程首先需要熟练掌握键盘的基本操作,这对于6个手指不灵活的王宁来说无疑又是一大挑战,但他从未想过打退堂鼓。大学时期,从未接触过编程的王宁为了跟上学习进度,他抓紧一切时间躲进机房学习,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经过长期刻苦钻研,王宁练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打字方法,也熟悉了电脑操作技巧。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宁很快便成为编程专业的佼佼者。2019年,他代表江苏省参加了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赛场上的他凭借超硬核的技术和多级比赛的经验,最终以总分93.5分的成绩,击败了来自全国20个省市的29名选手,一举拿下第一名。

“能代表国家出战世界残疾人赛事获得铜牌,我感到很骄傲。”王宁说,在与各国选手的同台较量中,他感受到大家对残疾人就业认可度的提升,返回工作岗位后,他将继续努力提升技能,争取下一次向金牌发起冲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